Lang:简体中文

小学数学面试试讲题目

日期:2025-09-08 / 来源:面试宝典

聚焦常考题型,助力面试成功

在小学数学面试试讲中,合适的题目选择至关重要。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类常见的试讲题目类型。

数与代数类

这类题目主要涉及数的认识、四则运算等内容。比如“100以内数的认识”,在试讲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,像让学生数教室里的桌椅数量,引入对100以内数的认识。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小棒,让学生一根一根地数,数到10根捆成一捆,理解10个一是十;再继续数,数到10捆捆成一大捆,理解10个十是一百。通过实际操作,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的组成。又如“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”,以“小明有28颗糖果,小红又给了他5颗,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颗糖果”为例,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8 + 5,然后通过摆小棒等方法,理解进位的概念,掌握计算方法。

图形与几何类

图形与几何类题目包括图形的认识、图形的测量等。例如“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”,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,如书本、手帕等,然后通过摸一摸、量一量、比一比等活动,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,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,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;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它们的角,发现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。再如“三角形的分类”,可以让学生准备不同形状的三角形,通过测量角的度数,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、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。

统计与概率类

统计与概率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收集、整理和分析能力。比如“数据的收集与整理”,可以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水果为例,让学生进行调查。先确定调查对象是全班同学,然后选择调查方法,如举手投票。接着让学生记录数据,用画“正”字的方法进行统计。最后根据统计结果,制作简单的统计图,如条形统计图,让学生直观地看出哪种水果最受同学们欢迎。通过这个过程,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。

综合与实践类

综合与实践类题目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。例如“小小商店”,可以在教室里模拟一个商店的场景,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。准备一些标有价格的商品模型,让学生在买卖过程中进行人民币的计算。比如一个学生扮演顾客买了一个标价5元的玩具,给了售货员10元,售货员要找给他5元。通过这个活动,让学生不仅巩固了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,还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解决问题类

解决问题类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。比如“小明有30元钱,买了一支8元的钢笔和一个15元的文具盒,还剩下多少钱”,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,先算出买钢笔和文具盒一共花了多少钱,即8 + 15 = 23元,再用总钱数30元减去花掉的23元,得到剩下的钱数30 - 23 = 7元。通过这类题目,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以下为推荐内容
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