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ng:简体中文

教资面试初中数学例题

日期:2025-09-08 / 来源:面试宝典

聚焦考点,助力面试通关

在教资面试初中数学环节,例题的选择和讲解至关重要。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类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例题。

代数方程类例题

代数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。例如:“某商场销售一种商品,进价为每件 20 元,当售价为每件 30 元时,每天可销售 200 件。经市场调查发现,每件商品每涨价 1 元,每天就会少销售 10 件。设每件商品涨价 x 元,每天的销售利润为 y 元,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,并求出当售价为多少时,利润最大。”

讲解这道题时,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,找出利润、售价、销售量之间的联系。利润等于每件的利润乘以销售量,每件的利润为(30 + x - 20)元,销售量为(200 - 10x)件,从而得出函数关系式 y = (30 + x - 20)(200 - 10x)。然后通过配方等方法求出利润的最大值以及对应的售价。在讲解过程中,要注重步骤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,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依据。

几何图形类例题

几何图形在初中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。比如:“已知在三角形 abc 中,ab = ac,点 d 是 bc 边上的中点,连接 ad。求证:ad 垂直平分 bc。”

对于这道几何证明题,要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,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。因为 ab = ac,所以三角形 abc 是等腰三角形,又因为点 d 是 bc 边上的中点,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,就可以得出 ad 既是 bc 边上的中线,又是 bc 边上的高,即 ad 垂直平分 bc。在讲解时,要让学生明白如何根据图形和已知条件进行推理,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。

函数图像类例题

函数图像能直观地反映函数的性质。例如:“已知一次函数 y = kx + b 的图像经过点(1, 3)和(-2, -3),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,并画出它的图像。”

首先,将点(1, 3)和(-2, -3)代入一次函数 y = kx + b 中,得到方程组\(\begin{cases}k + b = 3\\-2k + b = -3\end{cases}\),通过解方程组求出 k 和 b 的值,进而得到函数表达式。然后,根据函数表达式确定两个特殊点,如与坐标轴的交点,再通过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画出函数图像。在讲解过程中,要让学生理解函数表达式与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,以及如何通过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。

统计概率类例题

统计概率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。例如:“某班有 50 名学生,在一次数学考试中,成绩统计如下表:成绩(分)60、70、80、90、100,人数(人)5、10、20、10、5。求这次考试的平均分。”

讲解时,要引导学生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来计算平均分。平均分等于每个成绩乘以对应的人数之和再除以总人数,即\((60×5 + 70×10 + 80×20 + 90×10 + 100×5)÷50\)。通过这道题,让学生理解统计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平均数的意义,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综合应用类例题

综合应用类例题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。比如:“某工厂要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,长为 5 米,宽为 3 米,高为 2 米。制作这个水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材料?这个水箱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水?”

对于这道题,第一问求制作水箱需要的材料面积,就是求这个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,要注意少一个顶面。第二问求水箱能装多少水,就是求水箱的容积,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。在讲解时,要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,综合运用几何知识和实际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。

以下为推荐内容
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