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ng:简体中文

教资面试真题再别康桥

日期:2025-09-08 / 来源:面试宝典

解读经典诗作面试考察要点

教资面试中,《再别康桥》是常考真题。下面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分析。

诗歌背景与主题

《再别康桥》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。创作于1928年,当时徐志摩第三次欧游归国,在归国途中写下此诗。康桥,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。徐志摩曾在剑桥大学学习,那两年的学习生活对他影响深远。诗中,他表达了对康桥的爱恋,对往昔生活的怀念,对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。比如“悄悄的我走了,正如我悄悄的来;我挥一挥衣袖,不带走一片云彩”,就将这种不忍离去又不得不离去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教学目标设定

在教资面试中,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至关重要。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,要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意象、节奏和韵律,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。过程与方法目标上,通过反复诵读、小组讨论等方式,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母校的眷恋之情,感受诗歌的美。例如,在教学过程中,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意象的作用,从而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。

教学方法运用

针对《再别康桥》的教学,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。诵读法是必不可少的,通过反复诵读,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。讲解法也很重要,教师要对诗歌的意象、主题等进行详细讲解。比如“那河畔的金柳,是夕阳中的新娘”,要讲解这里把金柳比作新娘的妙处。还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,通过多媒体展示康桥的美景,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康桥之中,更好地理解诗歌。

教学过程设计

教学过程通常包括导入、新授、巩固、小结和作业几个环节。导入可以播放一首轻柔的音乐,然后提问学生是否有过离别时的不舍,从而引出《再别康桥》。新授环节,先让学生自由朗读,再教师范读,接着分析诗歌的意象、主题等。巩固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。小结时,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。作业可以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离别的短文。

面试注意事项

在教资面试中,要注意教态自然大方,语言表达清晰流畅。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,突出重点。与学生的互动要真实有效,不能走过场。比如在小组讨论环节,要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,给予指导。同时,要把握好时间,每个环节都不能超时。

以下为推荐内容
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