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ng:简体中文

后台开发工程师面试题

日期:2025-09-08 / 来源:面试宝典

涵盖技术、算法等多方面的面试题解析

后台开发工程师面试是一场全方位考察,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常见面试题类型。

编程语言基础

在面试中,编程语言基础是必问内容。以python为例,可能会问到python的装饰器。装饰器本质是一个函数,用于增强其他函数的功能。比如有一个计算函数运行时间的需求,就可以使用装饰器来实现。

示例代码如下:

def timer(func):

def wrapper(*args, **kwargs):

import time

start = time.time()

result = func(*args, **kwargs)

end = time.time()

print(f"函数 {func.__name__} 运行时间: {end - start} 秒")

return result

return wrapper

@timer

def add(a, b):

return a + b

print(add(1, 2))

这段代码通过装饰器timer计算了add函数的运行时间。

数据库知识

数据库也是面试重点。面试官可能会问数据库的索引原理。以mysql的innodb存储引擎为例,它使用b+树作为索引结构。b+树的特点是所有数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,并且叶子节点之间有指针相连,这使得范围查询效率很高。

比如有一个用户表,经常需要根据用户的年龄进行范围查询,就可以在年龄字段上创建索引。创建索引的sql语句如下:

create index idx_age on users(age);

这样在执行类似“select * from users where age between 20 and 30;”的查询时,就可以利用索引提高查询效率。

算法与数据结构

算法和数据结构能考察候选人的逻辑思维能力。常见的面试题有排序算法。以快速排序为例,它的基本思想是分治法。通过选择一个基准值,将数组分为两部分,小于基准值的放在左边,大于基准值的放在右边,然后递归地对左右两部分进行排序。

示例代码如下:

def quick_sort(arr):

if len(arr) <= 1:

return arr

pivot = arr[0]

left = [x for x in arr[1:] if x <= pivot]

right = [x for x in arr[1:] if x > pivot]

return quick_sort(left) + [pivot] + quick_sort(right)

arr = [3, 1, 4, 1, 5, 9, 2, 6, 5, 3, 5]

print(quick_sort(arr))

操作系统原理

操作系统原理方面,可能会问到进程和线程的区别。进程是程序在操作系统中的一次执行过程,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;而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,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。

比如一个浏览器进程,可以包含多个线程,如渲染线程、网络请求线程等。线程之间共享进程的资源,因此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比进程小。

网络编程

网络编程也是面试常考内容。面试官可能会问tcp和udp的区别。tcp是面向连接的、可靠的传输协议,它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,四次挥手断开连接,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。而udp是无连接的、不可靠的传输协议,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到达,但传输速度快。

比如视频直播场景,对实时性要求较高,就可以使用udp协议;而文件传输场景,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较高,就适合使用tcp协议。

以下为推荐内容

微信二维码